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又可以冷眼旁观(第3/3页)

要是把这些灾民,大量安置到河西陇右,恐怕最后会成为这些府兵的仆役和佃户,那就不妙了。

几百亩地的府兵家庭多,是个好处,但是让他们过于野蛮生长,哪也不秒的很。

张昭只看宋善通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这位舅父的意思了,禁卫军选举法,我张天王可汗也怕啊!

而且他也不太愿意把河西陇右,特别是凉兰河渭等州的人口搞得太密集。

在这些地方形成几百亩田地为主的小地主,才符合他的利益,因为这样才可以随时为他提供稳定的武力支持。

虽然目前土地还有富余,但实际上是张昭留给这些府兵们子孙的,至少要保证三代以内,有足够地方析产。

要是现在分给流民,一下就留会降低兵员质量,不划算。

而且这些地方,胡人可不少,把惨兮兮的汉人流民放进去多了,会降低汉人身上的光环。

所以比起流民,张昭更愿意把汉人中的勇武者,赐地赐到这些地方去。

“此事其实不难。”范质从宽大的袖子中,拿出了厚厚一叠奏疏。

“天王,臣有一策,可以安置这些流民,也可使他们获得足够半年吃的粮食”

“哦?快快说来!”张昭很惊喜的冲范质招了招手,范质历史上也算是名相,应该有两把刷子的。

“肃州龙家人,尚余数万还未迁回焉耆,不如就趁这个机会,把他们全部迁走。

甘州以南的黄头回鹘,大部分也是要迁回龟兹的,也可以一并迁移。

宁远地广人稀,也可以随着商队,迁去数万百姓。

灵州党项拓跋彦超部,在灵州左近一直不安分,不如趁此机会迁数个部族到居延海处。

如此这般,就可以腾出一个肃州和大半个甘州,以及半个灵州,足够安置灾民。

而这些迁走的民众有大量的财物带不走,咱们可以分给新来的民众。

而他们则可以到了焉耆、龟兹、宁远再补偿。

这三地今年也有足够的粮食,特别是宁远富庶,完全支付得起,岂不是一举多得。”

张昭眼前一亮,果然是个办法,实际上范质看的很准,凉国朝廷也不是没粮食,有!大大的有!

于阗金国特别是宁远,地广人稀土地富庶,根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但是隔得太远了,根本没法调到河西陇右来。

范质这办法,就是把河西陇右的龙家、回鹘和一部分党项迁走,让他们只带口粮上路,到了安西再补偿,然后用中原办灾民填补他们迁走的空缺。

好主意!不但解决了钱粮的问题,还可以提升河西陇右以及灵武的汉人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