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既收云州,复望幽州(第2/4页)

不过呢,这老者口中的人,也真不一定是阎朝。

因为阎朝这种身份,从一个小兵积功升上去,还是有点困难的。

要知道,衙前都知兵马使可是从二品的高官,一般被视为方镇的储帅,可不是什么小军官。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生逢乱世,若是如阎朝这种有勇力、性果决的人才,十几二十年做到衙前都知兵马使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认亲都认到这个份上了,张鉊不可能还来纠结这些,恐怕阎晋也不会希望纠结这些,眼前的晋阳官绅同样如此。

于是张鉊畅快的大笑三声,“翁且安心,朕今日就替阎开府报家族大恩,当年汝家出了一百六十亩地,今日朕十倍奉还,就赐太原近郊一千六百亩上田。”

太原近郊,上田,一千六百亩,这三个词一出,老者立刻就不耳聋了。

他噗通一声跪下,后面的儿孙也噗通跪下磕头如捣蒜,高喊,“谢圣人赏赐!”

张鉊让人把这一家子给扶了起来,转而看向晋祠的军民,高声说道。

“河东虎踞之地,乃是大朝发祥所在,可是自大朝衰微,兵戈不断,河东受创尤其之深,及至今日,兵民皆困顿。

不过朕要对诸位说的是,比起河西,河东已经极为幸运了。昔年大朝衰微,河西陷于吐蕃之手,河西军民所承受的亡国之痛,百倍于河东。

今日朕征讨河东不臣,击灭刘知远等狼子野心之辈,就是见于天下兵戈不止,为免河东被此等贼子卖给契丹,使河东也如河西一样,成为北虏之奴仆。”

众人听完,纷纷施礼,马屁如潮水般涌来,都是在说幸得有圣人拯救河东军民云云,张鉊也毫不客气的照单全收,随后继续说道。

“今日朕送阎开府金印归乡,是因为他是我河西人的大英雄,昔年吐蕃尽陷河西陇右十八州,唯剩沙州一地不肯屈服。

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亲至祁连山督战,阎开府率三万军民拼死反抗,使吐蕃人折戟敦煌城外达十一年之久,逼迫吐蕃赞普当众承诺不杀沙州汉儿一人,方才开城。

他是个大英雄,没有阎开府,朕祖上早就被吐蕃人杀戮殆尽,没有阎开府,一百六十年前,河西陇右就没有唐儿了。

朕自瀚海归来,是为重建大朝而来的,今日送阎开府金印归于晋阳,就是要告诉尔等,告诉河东之地豪杰健儿。

人生在世,要做阎开府这样为国为民的英雄,不要再做割据苟且,残民害民的无耻之徒!”

晋祠中,此次侥幸不死的河东军将甚多,都被张鉊这番话说的低下了头,好像他们跟随刘知远进行的,不是一场逐鹿天下之战,而是一场叛乱一样。

郭崇威也在人群之中,他别的没感受到,但是张鉊气度确实是感受到了。

就他这样的刘知远心腹牙将,除了家产可能保不住外,竟然没有什么处罚。

特别是周军入晋阳后,没有劫掠、没有奸淫,更没有乱杀一人,这份纪律,深深冲击了郭崇威心里旧有的武人观念。

家产没了算什么,只要能得到信任,还不是千金散尽还复来,郭崇威抓住时机,上前叩拜在在张鉊面前。

“圣人金玉良言,使我等无地自容,阎开府此等豪杰,是河西的大英雄,更是我河东之大英雄,某请圣人于晋祠之中为阎开府立祠祭祀。”

哟呵!张鉊侧身一看,只见一个大约四十岁的军将拜伏在面前,其身高体长,双目有神,方面阔口,长相非常端正。

张烈成赶过来在边上对张鉊说道:“此乃刘知远的亲随护圣左军第六都都虞侯,一直追随刘知远到最后,于南和城中被俘,查明无劣迹后释放。”

张鉊挑了挑眉,刘知远败亡之后,河东军上下能被无罪开释的可不多,因为这些人在邢州、洺州,特别是鸡泽县多多少少都犯下了劫掠、奸淫、杀戮等罪,现在还在被锦衣亲卫审查呢。

而能通过锦衣亲卫审查,又这么快被放出来,还被允许出现在晋祠的,真能当得上刘知远队伍的白莲花之称了。

而且这家伙还很有眼力劲,张鉊这次搞这么大的阵仗,就是要把阎朝阎开府给抬进晋祠。

用这个河西与河东的大豪杰,来拉进双方的距离,来告诉河东人,他张鉊才是手握大义的天下之主,余辈皆为割据之徒。

本来张鉊是找了几个阎家人来提议的,但他们的提议,远没有郭崇威这种刘知远心腹的河东军将来提,效果这么好。

张鉊不知道的是,郭崇威在历史上,可真算是一员正臣。

其早年间在易州任马军都校,等到易州被石敬瑭割让后,郭崇威耻于做契丹人的爪牙,于是弃官南归。

历史上刘知远入开封,就是郭崇威为先锋,他极力约束手下,等到刘知远来后,受命尽出宫中库藏赏赐诸军,使开封没有遭受大的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