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香积寺与新的风暴(第2/4页)

并且他声音清亮,还带着几分少年人的热忱,与相貌更不相符。

“小僧感觉到了法王身上的困惑,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困惑,是那种要么给天下人带来福音,那么就是恐怖大劫的困惑。”

有那么一刹那,张鉊以为此僧是他河西六法宗下的大德高僧,但是很快,张鉊就否认自己的判断。

因为他的气质,与六法宗大相径庭,六法宗的僧侣,可不会这么平和坦然。

“法师叫某法王,是准备皈依六法宗吗?”

张鉊没去管此人是怎么出现的,虽然他很奇怪,香积寺已经被他的亲军封锁了,鸟兽都不能进,总不至于这番僧有飞天遁地之能吧?

“法王是有佛性的,可惜却不能接引小僧到极乐净土。”番僧摇了摇头,还是一脸平和的样子。

张鉊突然冷冷一笑,“法师害人性命,还想要自渡往极乐净土,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番僧脸上的笑容稍微停滞了那么一小下,随后就恢复如常,他看着张鉊说道。

“法王不该动怒,因为小僧可影响不了六法宗的信众,要是小僧敢去招惹他们的话,早就埋尸荒野了。”

现在轮到张鉊的表情稍微滞了一秒,六法宗现在与其他佛门在经义上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的。

非六法宗的僧人,确实影响不了他手下那些虔信六法宗,相信张鉊是无上天的侍卫。

只有可能是汉人亲卫放了水。

想到这,张鉊也不再纠结这个,而是对眼前这个番僧更加感兴趣起来了。

“法师度牒何处?为何而来?将要何往?”

番僧合十对着张鉊一礼,“小僧自天竺来,早已忘却来处归去,入中土后,蒙善男信女以慈贤相称。

今为解心中枷锁而来,还不知将何去何往。”

张鉊眼眸猛地射出精光,他知道面前这个番僧是谁了,这是被称为中土最后一位天竺大德的番僧慈贤法师啊!

慈贤法师在后世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传说他坐化后尸身前年不腐,甚至连脑组织都在。

后世2017年,河北定慧寺将其肉身捐献的时候,可是闹得满城风雨的。

张鉊对于什么脑组织能保存千年,自然是不怎么相信的,搞不好这就是一出被信徒在一定程度上夸大的神迹。

但是慈贤法师此人,确实担当的起最后一位中土天竺大德的称号。

这不是个什么装模作样的‘高僧’,而是一个真正秉持慈悲之心的大德法师。

历史上他翻译佛经十部,特别是对于佛教在契丹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决定性的作用,还曾劝解过耶律德光不要在东京大开杀戒。

张鉊讨厌那些利用宗教谋私欲的,但是对于货真价实的高僧还是很尊敬的。

他看着慈贤法师说道:“朕,敬重法师昔年庇护过东京百姓。但是法师不该这么出现,对于一位帝王来说,这是挑衅!”

慈贤法师对着张鉊深深一礼,“昔年小僧自天竺而往契丹时,法王应当刚降临天竺,惜乎无有缘分,未能亲见法王与佛祖降生之地护法,十余年来,一直因为遗憾。

今日来相见,小僧未见人间帝王,只看见了九天之上的至高法王。”

慈贤法师的话,说的云山雾罩的,一直没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张鉊却忽然从他飘忽的语句中,抓到了一丝丝线索。

张大法王皱着眉头,双目如隼般盯着慈贤法师,随后缓缓摇了摇头。

这个番僧不会是想张鉊在有实力之后,再去天竺护法吧?

“天竺没有希望了,沙门思潮只不过是你们的一厢情愿。

它改变不了世俗帝王将相、勋贵头人们,也无法阻止普通人渴望成为帝王将相,压迫与阶级,至少一千年内绝对看不到终结。”

沙门思潮是古天竺的一个宗教与哲学面上的反思,起因是古婆罗门教在教义与组织上的缺陷,导致其越来越不能服众。

内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新兴武士阶层和城市大商人乃至各国国王对婆罗门的不满。

因为按照婆罗门教的规矩,最上等人是掌握宗教和知识传承权的婆罗门,国王是刹帝利,天生就比婆罗门低。

这不是开玩笑嘛!神在王上还不够,僧侣都要在王之上,当掌握了军队的人好欺负?

因此古印度很快就爆发了沙门思潮运动,国王这个阶层的人,都开始魔幻的推崇人人平等。

人人平等?嘴巴里喊的好听,你给吠舍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和国王平等。

但是作为第二等级的刹帝利国王们,却敢和婆罗门来个人人平等,甚至爬到他们头上去。

沙门运动,兴起于婆罗门的贪婪和不完善,但当他们几乎摧毁整个婆罗门存在的基础,国王们已经掌握了所有的权力后,当然就要不可避免的开始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