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香积寺与新的风暴(第3/4页)

而婆罗门制度,这个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还让‘下等人’安于命运安排的教义,自然更能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

特别是几十年前,婆罗门阶层开始不追求将各国国王也当成普通的刹帝利,并将种姓制度的分法更加复杂化,让国王这个阶层属于刹帝利又超脱于刹帝利之后。

倡导人人平等的佛教,以及与佛教同时产生的其他奇奇怪怪沙门思潮哲学观念,就很快失去了市场。

所以,张鉊才会说,佛门在天竺已经早就没有了土壤。

别说在他的有生之年中国人不太可能完全控制印度,就算可以,张鉊也无意改变什么。

入乡随俗嘛,还是按照人家的规矩来办事才是最好的。

慈贤法师看着张鉊,眼神越来越绝望,沉默半晌后,他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已经恢复了平和。

“小僧并未奢望在俗世就能贵贱同一,中土都做不到的事,天竺自然也不可能。但至少能做到不把人生来就分为三六九等。”

“大师着相了!”张鉊不愿意再说了,因为他忽然意识到,他与慈贤法师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佛门经义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思想,实际上跟皇帝口中那种天下万民皆是吾之赤子,是一个意思。

都是站在绝对掌控者的地位上,对其余众生的一视同仁,可不是真的要搞人人平等,张鉊所认为的,也是如此。

但这个慈贤法师,那是真的在身体力行平等视人,不分贵贱都在慈悲为怀。

两人的思想和格局,显然根本不在一个位面。

不对!张鉊猛地一回头,此时的佛门思想怎么说呢,与后世人认识中的佛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就比如众生平等、慈悲为怀这些佛教思想,并不是在印度时期诞生的。

应该只是起承于古印度沙门思潮时期,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深度融合之后方才形成的。

这慈贤法师如此突然而诡异的出现,又突然跟他张鉊说这些,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向他寻求大兵再去印度护法一次,以拯救快要衰亡的天竺佛门?

会不会他们是想在佛门在天竺丢失过的,戒日王时期佛门地位超然,自成一股势力,几乎与国王共治的局面?

而现在的中原,他们似乎就有这样的实力。

钱庄会一直没跟佛门彻底了断,各地佛寺有自己的寺田庄园甚至坞堡。

至于武装,那也真不是很缺,比如香积寺刚刚复建,就有护寺武僧六十余人,天下间这么多寺庙,两三千武僧,应该是有的。

而且原本佛教在中原,已经相当流行了,中原文武勋臣中,佛教虔信徒并不少。

当初张鉊强行整合河西佛门把它们变成六法宗之后,也有许多不认同张鉊这一套的河西僧人离开,凉州大云寺就走了上百人。

更可虑的是当年张鉊还是凉王的时候,锦衣亲卫就是依托于佛门在中原各地的网络来进行活动的。

刘涛、范质到凉州,解救裴远家属、慕容信长回河西,都有过中原佛门的帮助。

一股极为愤怒,又夹杂着些许恐惧的感觉直冲上了张鉊天灵盖!

他想立刻下令将眼前这个番僧抓起来,然后命以张氏子为主的河西佛门,对锦衣亲卫进行一番梳理。

他甚至想,马上要派人对中原派系旧臣中与佛门牵扯很深的人员进行盘查。

清洗!马上进行大清洗!

张圣人脑海里闪过了大慈父‘和蔼’的面孔。

就在他的愤怒到达的定点的时候,一声宛如莺啼般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法王,早膳已经准备完毕,谯国公也在等着您呢。”

萧撒葛只扭腰摆臀的走了过来,这段日子里,曾经的契丹皇后萧撒葛只是张鉊最亲近的枕边人。

因为自从认为张鉊就是无上天下凡后,笃信佛教的萧撒葛只对张鉊万分服膺,说百依百顺都是轻的,那完全都是奴隶对主人的态度。

所以,无依无靠,没有派系又年轻靓丽,从精神到肉体完全臣服的萧撒葛只,就是张鉊最可以相信的女人。

‘呼!’张鉊猛地深吸了一口气,脑袋清明了不少。

有些口子,再愤怒也不能开。

不能让河西佛门的力量去查锦衣亲卫,更不能在天下将定的时候展开大清洗。

想到这些,张鉊以极大的毅力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笑呵呵的看着萧撒葛只。

“备一些斋饭,某要与法师边吃边聊。”

话音刚落,慈贤法师突然感到了极大的恐惧,面前的皇帝明显觉察到了什么,却以极大的毅力控制住了自己。

慈贤法师见过包括耶律德光在内的大小君主十数位,但他从未感受过谁有张鉊这样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