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正的大理国王(第2/3页)

确实,从地图上看,大理到天竺,中间的距离看着并不远。

但在张贤存印象中,天竺应该是要走完整个河西,再穿越安西,最后还要七弯八绕,加起来起码有一万多两万里远的地方。

可以说是在天边了。

但现在这么一看,大理国都城阳苴咩城到天竺那个什么罗湿陀罗拘陀国的距离,好像比到京兆长安府的距离还短一些。

罗湿陀罗拘陀国,大约就是后世阿萨姆邦和孟加拉国北部一代,原本是波罗王朝的领地。

但在张鉊上次进入天竺之前的时候,罗湿陀罗拘陀就已经脱离了波罗王朝的控制而独立。

“不是要近一些,而是要近的多。从阳苴咩城到罗湿陀罗拘陀大约只有一千六百里,但从阳苴咩城到京兆长安府,足足有三千里。”

张贤存只觉得世界都有些不真实起来了,他想象中远在天边,相隔几万里的天竺,竟然比阳苴咩城到长安还近,甚至比阳苴咩城到成都府还近,这完全击破了张大皇子刚刚形成的世界地理观。

此言一出,张鉊身后的大小黑熊和章飞,也瞪大了眼睛。

蛮熊更是走到地图上左左右右的观察了起来,“合着上次去天竺,路上走路就走了一年多,其实是因为咱不识路啊!”

张贤存和章飞则是想到,现在河西陇右逐渐繁荣,就在于大商路的支撑。

要是天竺到大理国这么近,是不是可以直接开辟一条从大理到天竺的商路,那大理国不久成了下一个河西了?

张贤存甚至都差点笑出声来了,原来父皇终于还是最爱自己的,给他选了这么个宝地。

张鉊看到张贤存的那个小表情,就知道这小子在想什么,不过他还没出言打断这位十五岁小伙汁的美梦,郭荣就先开口了。

不愧是历史上著名的有为之君,郭荣指着地图上的横断山脉以及更西面的纳加丘陵与若开山脉说道。

“大理国之前有南诏等国,天竺更是先汉时期就有强国存在。

但臣从未听闻天竺与大理国有多少交往,是否因为这两处山脉阻隔,想来此两处群山延绵,一定很难通过吧!”

张鉊赞许的看了郭荣一眼,重重的点了点头,“不是很难通过,而应该说难如登天!此两处山脉,特别是这里。”

张鉊指着后世江心坡和野人山一带的横断山脉说道:“此山茫茫,基本未有人烟,穿行难度要高于先秦时的入蜀路,大队人马基本不可能通过。”

说着张鉊笑了笑,随后看着张贤存若有所思的说道:“除非日后能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能像古蜀王开金牛道,唐蒙经略西南夷那样开通此道。

届时天竺就是我中原天朝之天府蜀中矣!”

张贤存本来还很失落,但是听到张鉊这话,脸上骤然间又绽放出了惊喜的光芒。

其实就他这样的出身,根本不在乎荣华富贵。

因为这些玩意在他投胎到李若柳肚子里的时候,就注定了荣华富贵,对他来说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的平常。

张贤存真正在乎的,是能不能干一番大事业,能不能青史留名,千百年后,还能不能有后人读到他的传记时,忍不住拍案大呼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

“来!来!你们来看!”张鉊说完之后,就把众人召集到了离山川地理图更近的地方。

他的手指,顺着大理国一直往下,众人都看得出来,这里还是一大片起伏中有平坦的丘陵谷地。

“大约在大朝贞观末永徽初的时候,先汉以前就存在于青塘高原的白狼羌,因为不堪忍受吐蕃的压迫,举族迁徙至南诏国境内。

其后在大唐僖宗乾符二年前后(875),检校司徒、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大破南诏于大渡水畔。

当时被南诏王世隆征发来为骑兵的白狼羌死伤惨重,又畏惧南诏王战后清算,遂全族再次南迁,现在大约就在此地,正在征服当地土著。”

张鉊手指的地方,就是后世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谷地。

他所说的事情也全部是真的,后世缅甸的缅族,实际上就是青塘高原上的白狼羌南下征服孟人、骠人融合而成的民族。

从民族亲缘关系来说,缅人与汉人和藏人是最亲近的,当年古羌人分三支。

留在高原的就是藏人。

东去中原大地与中原其他部落融合的羌人,就成了汉人的一部分,至少周人和老秦人血统中,有古羌人血脉者非常多。

剩下的就是这个时代南下去往了东南亚,成为了后世的缅族。

张贤存听完恍然大悟,“难怪父亲对西山八部如此看中,原来他们当中有一支已经到了大理以南。

大人是想孩儿平定大理后,以西山八部羌人为先锋收服白狼羌,将其纳入麾下后,再征发当地蛮族凿通前往天竺的道路,再为我族再建一关中和蜀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