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正的大理国王(第3/3页)

野人山难通过吗?江心坡难通过吗?

确实难过!但后世这里之所以交通不便,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国际形势,即缅甸与印度两国都很害怕我们打通这一块。

因为要是这里交通如云南一般便捷之后,真当缅北诸‘土司’不知道跟谁混更好?

真当这里天堑变通途之后,印度还能守得住藏南?恐怕他们连东北部曼尼普尔和阿萨姆都守不住。

所以限制这一代发展的不是地理因素,而是国际因素。

但此时可没有这样的弊端,张鉊更不需要后世那样好的交通条件。

他只需要一条能随时调遣个三五千军队通过的小路,就能完全盘活整个大理国。

想想大理国如果去天竺比去关中还快的话,那么大理所在的地方就不是苦穷边区,而是又一个河西。

大理人民有福了啊!

张圣人得意的摸了摸胡子,天竺多好的地方,三千多万人呢,得需要多少人去当老爷啊!

至于缅族,干脆就别出现了,直接并了目前正在壮大的白狼羌。

这些人从西汉起就对朝廷降而复叛,叛而复降,干脆这次来个一次性解决,直接彻底同化得了。

张鉊一样样的解说着,说道最后他看着张贤存,“我儿你明白吗?这就是你我父子的使命啊!

自楚将庄蹻入滇,先汉唐蒙经略西南夷,季汉诸葛武宁王平定南中以来,此后几百年间反反复复,到了开元二十六年(738),皮逻阁自立,自此终于做大,以至于南诏崛起,兵围成都。

此时距离皮逻阁受封云南王正好二百一十年,我儿顺天应命,当是南中归于国家的大英雄!”

十五岁的少年,最喜欢听这样的话,张贤存激动的浑身颤抖,恨不得现在就跑到阳苴咩城,直接灭了段氏,然后打下天竺。

其实不单是他,就是郭荣、章飞这样的老江湖,都被张鉊的话煽动了起来。

对中国人来说,身前高官厚禄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什么,不就是身后青史上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吗?

郭荣仰天长叹,“楚将庄蹻本是无名之辈,自沅江入滇后,千年仍被人反复传颂。

唐蒙不过先汉一小臣,秩比堪堪五百石,一旦功成,今日就是圣人也以之为先贤。

臣不才,愿附此二贤者尾骥,恳请圣人任荣为将,以为鄯善侯前驱,定大理,拓边土,青史之上也得着墨二三字。”

郭荣肯去,那自然比张永德更好,但是张鉊是准备培养郭荣之后用的啊,用在大理这样的地方,还是有些可惜了。

再说此人历史上寿数不长,别死在大理,那就不划算了。

“大郎与朕相得,日后还有重用!”张鉊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不想郭荣突然出列拜伏在地,“今圣天子在位,朝廷人才济济,并不缺某这一介武夫。

且荣只需十年,定能稳定南中,到时候再回朝廷于圣人面前聆听教诲,也为时不晚。”

好吧!眼见郭荣态度,张鉊也就没有再坚持了,但愿你这个时空身体好点,能活得更长一点。

张贤存听到郭荣愿意亲自去,那更是乐得找不到北,当即过来对着郭荣一礼,“吾得信伯相助,如虎添翼也!”

随后又快步过去把住章飞的胳膊,两人年纪差的不是很大,在河西就认识,所以更为亲近一点,说话也没那么多顾忌。

“章三郎,可愿随某定南中?”

张鉊满脸堆笑的颔首肯定,他这长子就是这点好,虽然先前缺些社会经验和疾苦,但拉拢人心,建立班底,知人善用还是可以的。

至少他知道郭荣的能力,也不因为章飞是个瘸子,就觉得章飞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郭荣和章飞看到张鉊点头后,方才把手一拱,弯腰下地,异口同声的说道:“愿为鄯善侯效命,留名青史之上。”

“哈哈哈!”房内诸人开怀大笑,连外面伺候的董少监都笑了起来。

至于打通去天竺的路,要死多少伊洛瓦底江两岸和纳加丘陵的当地土著,直接就被残酷的无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