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大唐导演张圣人(第3/4页)

冯道、和凝、赵莹、王溥、薛居正等顶级文人,都有写过戏剧迎合皇帝喜好,戏剧的地位,终于一飞冲天。

特别是在河西陇右、朔方、宁夏、河东、河北这样民风粗犷一点的地方,更是风靡全阶层,相应的,情节、服装、唱念水准,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左边的戏剧正演到了高潮,一个形如鬼怪,高大又佝偻的大食法巫师正在大声诅咒着。

而远处我无上天张圣人的扮演者,还在骑着一根木棒假做的高头大马来回驰骋杀敌。

台子下面的观众急的哦!

有人癫狂的大喊着要圣人小心,有人大喝吼叫着要周围人上去护卫。

还有几个做羌人打扮的百姓就在地上跪下神神叨叨的念叨着,好像在诅咒那个大食法的巫师。

每当看到这,来自西域的胡商或者胡人武士们,都自卑的用衣袖遮住自己身上带着胡人特征的地方,避免搞不好挨顿打。

然后就在万众期待之中,大食法的巫师从口中猛然吐出一口绿色的毒烟,直奔我张大圣人。一阵惊叫声里,饰演罗疯马的魁梧战士飞奔到张鉊身前。

他庞大的身躯,猛然间被毒药击中,偏偏倒到就是不摔倒的同时,嘴里就唱念开了。

无非就是唱念他乃是星宿下凡,无端被贬,幸得圣人搭救,誓要以死报君王云云。

这在后世看来,不仅情节拖沓,还注水严重,更不符合常理。

但是在此时来说,却是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不少人甚至当场就为罗疯马的牺牲,感动的泪如雨下。

此后,我张圣人回过神来,一箭就射杀了大食法的巫师,随后猛地扑到罗疯马身边,罗疯马此时方才落地,摔倒在了张圣人怀里。

两人又开始了唱和,罗疯马放心不下远在沙州的耶娘,开口唱道。

“我乃天上的星宿哟,下界本为再建国家,使那百姓也,少受欺压,要那八方哦,都来归圣朝统辖,今事未成呀,魂魄却要归于黄泉之下。

为报圣主恩,本不该有所牵挂,只愧耶娘生养恩情还未报答,未知双亲此后,该去何处安家。”

饰演张圣人的演员则闻言也开口唱道:“怨那喀喇汗忘恩负义,恨那大食国要来坏我国家,本该吾受这一咒,却让你命丧当下。

满天神佛,且渡我好男儿归极乐永享仙福。汝之耶娘,定让他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如同汝在报答。”

演员在上面唱,百姓就在下面跟着唱,有时候甚至都让人听不清演员的声音,音浪起伏着,如同有形的波涛在起伏荡漾。

若说这河西、陇右之人没多少文化产品可以欣赏,那青塘高原上的诸部,那简直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欣赏。

这些人随着张周的官员从北门而入,直接就看见了真正在表演的戏剧,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而且他们还能听懂一些,因为此时河西陇右经历了唐蕃几百年的拉锯和吐蕃一百多年的统治,连张鉊祖上都曾当过吐蕃人,吐蕃的烙印,可谓是无处不在。

反应在语言上,就是河西陇右的汉话夹杂着大量的吐蕃词汇,吐蕃词语中,更有含量惊人的汉话。

甚至早在阎朝守沙州的贞元年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夹杂着吐蕃词语的河西汉话。

而阎朝派出的使者,也能用这种混合语言与赞普使者对答,虽然别扭,但很熟悉,也能交流个六七分。

这是汉蕃两族在几百年的结盟与争斗中,互相融合的典型案例,而且就算他们听不懂也无所谓,只看演员的表演也能大致明白。

更何况我张圣人更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在戏台子下,配备了大量会吐蕃话的锦衣亲卫做‘好心人。’亲自为他们讲解。

所以这些吐蕃诸羌使者一到北城,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完全走不动路。

演第一遍的时候,他们还有些没懂,到了第二遍,等那个大食法巫师还要施法的时候,就已经有吐蕃、诸羌勇士要爬上去自己给无上天挡住法咒了。

等到罗疯马舍身护主之时,全场吼声雷动,张圣人又承诺要替罗疯马赡养耶娘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落泪。

迎接他们的官员们早就得了指示,看到这些吐蕃、诸羌人走不动路也不催促,反而跟他们一起观赏了起来。

一个来自松潘府的吐蕃汉子看到戏剧最后,罗疯马的耶娘穿着绸缎,吃着肉,得以颐养天年,张圣人兑现了承诺的时候,感动的泪水哗啦啦的。

俄尔突然有人大喊,“那边还有演碎叶城外瞿五郎失马蹄!”

紧接着,好多人都在喊,“看小罗成了,看小罗成了!”

“白马银枪可比赵子龙啊!”

“瞿五郎可厉害了,酒泉公都说过不是瞿五郎的对手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