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做奸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第2/4页)

于是裴远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这才有了长达三个月的钓鱼执法,随后就开始了收网。

六月十一,裴远逮捕了旧日河东代北勋臣中一大票强占民田,强抢民女,抢夺商铺,甚至殴杀人命的。

对于这些人,裴远严格按照律法形势,打板子、罚苦役、流放。

甚至几个倒楣蛋,还被他给杀鸡儆猴砍了头,连宫中康嫔的堂兄,也就是康福的孙子,都被判了斩立决。

要知道康福昔年对当年势单力薄的张鉊,可是有大恩的,康嫔姿色不凡,善歌舞,还诞有皇子,也是非常受宠的存在,她的亲堂兄,裴远说杀就杀,眼睛都不眨一下。

六月二十七,肃国公李存惠妾室的父亲在汴水边因为灌溉的问题,强拆了沿河百姓的水车,还指示家仆打死了百姓一人,打伤十余人。

裴远也是毫不留情将这位号称肃国公岳父的蠢货羁押,出手打死、打伤百姓的打手四人,全部被直接处死。

七月,裴远又指示中书省留守人员与礼部组成内廷监察御史衙门,开始揪住河西商会和钱庄会进行突击审计与调查。

这些年张周的河西商会和钱庄会,几乎就是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因为张鉊本就对金融一窍不通,又偏偏为了筹钱打仗以及控制中原各佛门,把银票和钱庄会给搞了出来。

等到现在,虽然河西商会和钱庄会对朝廷确实有很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张鉊疏于管束后,权力已经膨胀到开始和朝廷的户部争夺财政权了,甚至被官员们称为真户部。

裴远一边打击河西商会与钱庄会中的贪污、渎职,与官府争利等罪行。

一边还准备上书张鉊,将钱庄会的大部分职能并入转运司衙门,然后合并成立新衙门-金银盐铁转运司,归属尚书省直接管理,其余的小部分则干脆变为皇家私产。

至于河西商会,裴远更是建议将其中的某些职能取消后,并入锦衣亲卫。

结果不知道怎么的,这份奏疏还没发出,就被泄露了出去,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浪。

河西商会的会首,张烈成岳父曹万金甚至公开拔出腰刀表示,只要裴远敢把这奏疏上达天听,他就上门跟裴远鱼死网破。

裴远听罢,二话不说,立刻抓住曹万金幼子的手脚不干净的污点,将他送入了监牢,曹万金急的到处找人,却救不出来幼子,声望大跌。

不过从此,裴远出门也需要甲士重重护卫了。

甚至在朝会上,也有武士按剑在侧护卫,不然说不定要挨打,尽显奸臣本色。

八月,也就是张鉊在准备东征敌烈八部之时,裴远又对中原佛门开始动手了。

他先是以皇帝生母慈圣皇太后即将过生辰的名义,命直隶、河北、河东、胶东四行省的佛门高僧汇集东京开封府,为慈圣皇太后诵经祈福。

还明确要求必须是各地大寺的主持、首座等亲自前来。

结果这些大德高僧一到,裴远立刻派瀚海镇的精骑在各地武侯、巡检的配合下,突击检查各个寺庙中度牒的情况。

这是调虎离山加黑虎掏心啊!

要知道自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武宗灭佛之后,朝廷根本就不怎么给僧人发度牒了。

而随着朝廷控制力的减弱,很多寺庙也都没把度牒这玩意当一回事。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寺庙,除了少量僧人以外,根本就没有度牒。

于是,不过十余天,裴远就把这些有僧众三百人以上的大庙,信息全部摸透,所有没有度牒的僧人都做了登记。

之后更下令各地官府,清查所在辖区内的大小寺庙,哪怕是只有三五个僧人的,也必须要清查。

虽然裴远没有进一步宣布要将没有度牒的僧人如何,但是各大寺庙都嗅到了极其不祥的味道。

所以很快,针对官府开始清查度牒的行为,直隶、河东、河北、胶东、江淮五省的寺庙都爆发了反抗甚至武装叛乱。

原因很简单,什么样的人需要主动去当和尚?

只有两种,一种是跟寺庙有关系的,他们主动投献到寺庙,把自己田地诡寄在寺庙中假做寺田,以求少交甚至不交赋税。

另一种就是犯了事的,而且多是犯重罪者,他们或为躲避仇家,或为躲避官府,甚至就是单单为了以僧人的身份作掩护,方便四处行走,而投身佛门。

这股风气,唐末五代和北宋非常盛行,甚至到了明代都还是比较流行的掩人耳目手段,想想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武松的套路,就知道了。

这特么哪是佛门,那就是土匪窝子。

历史上郭荣灭佛之前,专门组建了侍卫马步亲军以代替武力开始衰弱的代北、河东武人为主的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