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唯祖先之乡 以解我忧(第4/5页)

眼泪模糊了李寿龄的眼眶,他看着眼前跟唐人没什么两样的赞普赤旺徐赞,缓缓上前走了两步,拉起了赤旺徐赞的手。

“迟来,总比不来好,大唐与吐蕃,愿自赞普始,终成一家人。”

“万岁!万岁!万岁!”每个长安人都挺胸突肚,连远处永安渠边挑水的老农,都放下担子,跟着欢呼了起来。

郭婤儿走下马车,缓缓来到郭广义身边,眼中没有了刻骨的仇恨,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怜悯。

她举起一碗稠酒,递到了五花大绑的郭广义嘴边。郭广义自然是不会受到优待的,他还是五花大绑在囚车中。

一般来说,被割掉三分之一舌头的人,其实是活不长的。

因为舌头除了可以协助发声以外,最主要的作用还有品尝味道,以及咀嚼食物的时候,起到搅拌、分隔等作用,防止人被食物直接冲到食管而噎死。

舌头不完整后,一是必须要一点点小心进食,二是失去了舌尖品尝甜辣咸的功能,只剩下了一点点的酸味觉和大量的苦味觉。

这会导致完全失去吃东西的快感,只剩下了恶心般的痛苦。

因此,许多失去舌头的人,在没有现代医术干预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最后都死于营养不良,甚至直接饿死。

当然,随行的锦衣亲卫很清楚这点,所以才会选择用猪油熬粥,然后直接用竹筒插入郭广义的嘴里,填鸭式的直接给他灌东西,防止这家伙没到神都洛阳就被饿死。

这一碗稠酒,酿造技术非常高明,酸酸甜甜异常美味。

郭广义虽然尝不出甜味了,但两侧主管酸味的地方,还有些剩余,因此能尝到一点点酸味。

整整六个月,郭广义再也没有尝到过任何味道,苦味都没有,人早就失去了所有生的欲望,只不过因为生死他已经没法做主,才活到了现在。

此刻,稠酒的酸味,如此清晰地冲刷过他那早已失效的灵魂,郭广义顿时仿佛重新回到了人间一样,他拼命的,贪婪的吮吸这碗稠酒,直到震天的欢呼声响起。

“我的兄长,你看见了吗,当年先祖们为之魂牵梦绕,矢志不忘的大唐,那个能让天下万族仰望的大唐,它是真的存在的。

本来以你的能力,是可以成为白龟兹那样的一国之主,雄踞一方的。

可是现在,你毁了我,更毁灭了你自己,你将再也不会拥有唐儿这个身份,会如同一条死狗般的杂胡,烂在淤泥里。”

郭广义猛地瞪大眼睛,悔恨的泪水决堤般疯狂往下落,嘴里发出了凄厉的呜咽。

郭婤儿则用一块布巾擦干了手上的稠酒酒液,小心的跟在郭天放后面,往开远门走去。

……

欢呼声中,陇西郡公李寿龄,京兆长安府府尹罗通达,凤翔府推官郭昭,各捧着一大瓮新丰美酒。

赤天第一个走过去,京兆长安府判官孔仁璋手提毛笔,在混合了朱砂的墨中轻轻沾了沾。

孔仁璋乃是孔夫子第四十三代孙,他的兄长孔仁玉刚被张鉊封为褒圣伯,任曲阜县令。

赤天和他的妻子女儿五人跪坐在开远门的砖石上,孔仁璋手持毛笔,轻轻在赤天眉间一点,口中念道:“知尔忠贞节义。”

开远门内外百姓大呼一声,“善!”

随后又在赤天老妻眉间一点,“得享福寿安康。”

“善!”百姓们继续齐声大呼。

“当有关张之勇。”这是对赤天长子说的,长子已经十七八岁了,看着也还雄壮,不过一看就没多少学识,只有夸赞武艺。

“应能学富五车。”这是对赤天幼子说的,这小子才六岁多,奇迹般在苦牢中活了下来,年纪不大,还有学文的希望。

到了赤天的女儿,小姑娘年方十五,说实话并不漂亮,又被俘虏后糟蹋过,因此显得很怕人。

李寿龄走上前去,从孔仁璋手里接过了毛笔,亲自在她眉间一点。

随后拉起小姑娘的手,转身让她大方看着身后的一票长安官人、耆老。

李寿龄对着这些人大笑道:“此乃英豪之女,是我汉家好女子,她是一定要当我李寿龄之重孙媳的,你们就不要抢了。”

“善!善!善!”所有人欢呼着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赞美和真挚,小姑娘躲躲闪闪的神情,忽然间就消失了不少。

赤天真正苦尽甘来,和老妻相拥大哭。

郭婤儿也在人群后面泪流满面,她自惭形秽地想要转身就跑,最后还是生生忍住了。

郭昭则扶起来了郭天放,他是郭子仪的直系子孙,辈分比郭天放要高一辈。

郭天放看着这位叔父,一脸的羞愧难当,“叔父,碎叶郭家出了叛徒,如何对得起汾阳忠武王和河内忠烈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