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这不是巧了嘛(第2/4页)

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那是因为现在的倭国,朝廷在班田制也就是约等于均田制的制度崩溃以后,已经不能从民间征召出来武力了,原本的军团根本就成了空壳。

目前在倭国中,唯一可靠的武力就是各公卿勋臣子弟以及地方武士组成的武士部曲,以及在关东拓边的武装移民。

前者大约实行庄园制,跟东汉的坞堡豪强差不多。

后世实行负民制,约等于实行分税制的赋税制度,即将这一片的土地和农夫都承包给你,你负责给朝廷缴纳约定好的赋税,其余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所以,出兵的责任,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有求于人自然是要给好处的。

而这些人得了好处实力膨胀,朝廷的实力就要衰弱了,毕竟蛋糕就那么大一点。

掌握实权的左大臣不肯吭声,太后稳子就把目光投向了身前的村上天皇。

村上天皇跟他兄长朱雀法皇一样,手里基本没多少权力,但毕竟是天皇嘛,说话还是有那么几分效力,只要他开口,藤原实赖也不好太过于无视。

村上天皇的智力算是天皇家族中相对正常一点的,也是因为天皇家的内婚制还没到后面几百年那么变态的地步,因此痴傻畸形儿相对少一些。

虽然背对着稳子太后,但村上天皇很明显的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火辣辣的目光,正落在了他的背上。

他张了张嘴,刚想说点什么,但突然看见左大臣藤原实赖极为不善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立刻咽了回去。

以朱雀法皇名义听政治的母亲稳子固然可以拿捏他,但左大臣藤原实赖,村上天皇也怕啊!

事情就这么进入了尴尬的死局之中,双方一时间都想不出什么让双方都接受的方式。

这在政治上就叫做不体面了,既然他们不体面,自然也会有人教他们体面。

尴尬的沉默中,大纳言藤原显忠仓皇的闯了进来,他顾不得装模作样的宫廷礼仪,冲进来就开始狂吼:

“左府,臣刚收到消息,中原汉家大兵从对马开始渡海了!

西海道的叛乱根本不是什么当地小武士的变乱,而是他们在响应中原大兵。

连那些高丽海盗都是被中原大军给赶到山阴道的,因为王氏高丽在去年就已经被攻灭,高丽大王已经丢掉了国家和性命!”

消息太过震撼,以至于房屋内众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半晌藤原实赖才回过神来了,他猛吸了一口气,“请大纳言确定消息来源,若真是中原大朝来攻,就必须要号令全天下来进行抵抗了。”

……

大周绍明六年,公元951年,十一月。

此时整个北国都处在了一片雪花飘扬,寒风凛冽之中,慕容信长本来也是准备开春三四月间才率军渡海进攻倭国。

但是这一切都抵不住时局的变化如此之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全没想到倭国这种人口三百万,幅员并不算狭窄的国家,武备竟然如此拉胯。

全国上下竟然没有多少常备军,武力动员全部要贵族士兵和边境开拓武士来承担。

对于这样的国家,势必不能让他慢慢把地方势力都动员起来,一定要很快速的大量歼灭有生力量,随后才好治理。

于是只等到了十一月,慕容信长就命陈诲先率海军横海镇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朝鲜和倭国之前的对马岛。

此时的对马岛上只剩了少量的留守人员,由于畏惧慕容信长出兵剿灭,他们早在占据倭国山阴道长门国丰浦郡后,立刻就将对马岛上的家眷接走了大部分。

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慕容信长行动的速度这么快,跑路的时候慢了点,于是就被陈诲给吊住了尾巴。

赤间关,距离后世的日本下关市不远,位于著名的马关海峡北岸。

而马关海峡就是日本九州岛和本州岛中国地区之间,一条狭小的海峡。

这条海峡最窄处只有七八百米,因此两岸的关城可以很好的控制海峡,历来就是倭国兵家必争之地。

若是能控制马关海峡两岸,甚至只守住一边,就能将九州岛和日本本岛之间隔开。

历史上两百多年以后,这里爆发了源平合战中极为关键的战役,坛之浦之战,这一战平氏输掉了最后的力量,彻底失去了和源氏对抗的能力。

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最著名的还是近代的另一件事,著名的宰相合肥天下瘦,就是在这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此时,高丽海盗占据了这个关键海峡,他们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凭这两三千男丁和一两万家眷就可以在倭国横行。

所以这股原本是高丽水军的海盗,果断拥立了被他们挟持的王建第八子王郁为王,并派人向倭国朝廷说明情况,请求倭国朝廷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