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这不是巧了嘛(第3/4页)

消息快速传往了平安京,随后传遍了全倭国。

怎么说呢,得益于海岛民族生与俱来不安全感,倭国虽然武备拉胯,但是向心力还是很强的,比王氏高丽要强的多。

因为只要生活在这几个岛上的人都知道,以他们的生存环境,完全没有周旋的广袤土地和可以逃避的领土,遇上了强敌,除了决一死战外,他们并没有其他选择。

而高丽海盗们这么选择,也是有原因的,此时日本最富庶的地区并不在山阴道,而是在山阳道到平安京这一片。

也就是说,哪怕此时出动海军进攻倭国,也不会去打石见、长门这一片,而是要经过马关海峡然后向东继续往濑户内海,最后选择在广岛或者大阪等地登陆。

所以高丽海盗一占据了赤间关,就开始向倭国朝廷请求收纳,他们只有得到了倭国的增援,才有可能对抗燕国水军。

十一月十七,陈诲衔尾追击高丽海盗到达了赤间关。

此时高丽海盗已经占据了赤间关,并且把他们的两百多艘大小船只,都集中到了有水寨关城保护的港口之中。

硬拼的话,十个这些高丽海盗规模的军队,都不可能打的过陈诲麾下的万余横海镇士兵。

所以高丽海盗首领,也是愿高丽水军都指挥使洪相东,很明智的选择将水军收缩。

他这是在逼着陈诲上岸,因为要是不管他们继续向东,燕国水军就有被阶段后路的危险。

而要是进攻他们,依靠赤间关的关防和寒冷的天气,说不定能坚持到倭国支援的大军到来。

当然,这是洪相东一厢情愿的想法,陈诲到达马关海峡后,根本没管他,而是直接率军占据了马关海峡靠九州岛这边的关城,随后开始联络秦平生和秦平通父子。

随后在这对倭奸父子的带领下,十二月初八,陈诲就在大雪纷飞中强攻进入了大宰府水野城,尽杀大宰府大宰帅以下官吏三百多人。

这座昔年就是倭国为了防备大唐进攻的修建的坚固城池,恐怕做梦都想不到,它最后的陷落根本没经历血战。

因为几百年前还驻扎了四个军团足足六千精兵的大宰府,现在根本没多少人守卫。

随后陈诲在大宰府,升起象征慕容信长佛子地位的,地藏王菩萨六法宗大旗,用宗教的名义招揽九州岛的穷苦武士。

这是王朴为慕容信长定下的毒计,现在倭国虽然通行汉字和唐音,但是那只是在高层之中,普通百姓还是流行晦涩粗鄙的倭语。

要想统治这里,虽然最后必定是要在倭国展开训民正音行动使之上下通行唐音。

但最开始肯定推广不下去,只能慢慢来,所有就迫切的需要一批二鬼子帮忙干事。

这些九州的穷苦武士正好用得上,一来他们远离畿内地区,对所谓的朝廷和天皇忠心有限。

二来九州岛的倭语对于其他倭人来说,同样交流起来相对困难,属于是能用但又不太够用的阶段。

这样可以逼迫大部分倭人在九州话和唐音之间做出选择,反正是要改音,还不如一步到位。

十二月二十,陈诲在短短十几天中,就征召到了一千多穷困的九州岛武士,没办法,他们这些远离政治中心的武士实在太穷了。

说是武士,实际上也是些天天喝着野菜粥,拿起一把破铁刀就梦想着通过一条烂命,去博一个阶层跃迁的苦命人。

当然,也有些不服,认为还是应该效命平安京朝廷的忠臣,他们迅速在九州岛南部的萨摩、大隅、日向等国集结。

只不过寒冷的天气和强大的敌人阻拦了他们继续叫嚣的脚步,陈诲这边则忙着将大宰府打造成向东进军的基地,也懒的去剿灭这一两千连甲胄都没有的挑梁小丑。

大周绍明七年,公元952年,正月十五,上元节,滏山的慕容信长受到了陈诲的军报,随即心中大定。

连大宰府这种类似都护府的重镇倭国都没什么守卫力量,看来倭国的武备,确实已经衰弱到了极点。

随后慕容信长一边尽力派水师穿过风雪,不断向大宰府和马关海峡送去补给给养,让陈诲牢牢占据大宰府水野城。

一边不断在釜山港杀猪宰羊,他要把将士们喂得壮壮的,随后直接搞定倭国。

同时,平安京中的倭国朝廷,也已经完全弄清了情况。

左大臣藤原实赖以天皇的名义,任命高丽海盗洪相东为行赤间关守护,让他务必坚守住赤间关。

因为藤原实赖召集文武商议过后,认为不能让燕国水师进入濑户内海。

在倭人看来,燕国水师明显要强过己方,要是让他们进入了濑户内海,燕军就可以自由选择登陆的地点,就倭国朝廷这点人,根本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