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们也曾敢去那天下闯一闯(第3/4页)

“明日你去县衙,将老夫的恩养银断了,以后某就用我乖孙儿宝箸换来的这二十贯养老。

圣人不容易啊!某得替他节约点粮食,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所谓恩养银,就是张周朝廷对年过古稀之老者发放的养老钱。

也不是直接给钱,而是日给糙米一斤、酱菜二两,除此之外,每月再给白面精米三斤、肉一斤、酒一斤、糖茶各三两。

各城镇中居民每三日一领,乡野之中由县衙派武侯监督乡老里长,每十日于本乡采买后给米给肉。

这些物资,保证了一个年过七旬老人的日常所需,是张周一朝极为重要的仁政组成部分,是对张鉊以忠义仁孝治国理念的最直接体现。

也是张周朝廷的亲民官和乡老里长这种乡官,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看着支出不少,但实际根本不多,以此时的生产力和医疗水平,全国也不过才八万多人能享受,大约跟养四五千禁军的费用差不多。

但带来的影响,却是突破天际的,因为但凡这样的老人,他下面都是一大堆儿孙,不单在本家,在一乡一里都是很有影响的。

通过这个朝廷恩养老人的恩养银,张周朝廷展示出了不同于以往几百年混乱割据之主的绝大气魄,对民间风俗的恢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四城巡检司的吏员竖起了大拇指,坊老高兴的附和称赞着,没人反对。

因为这在张周,富裕起来后谢绝恩养银,是一种表示高风亮节的行为。

王家现在,光是王大郎带回来的战利品就卖了三百多贯,羡慕的街坊四邻两眼发光,谢绝恩养银,正在情理之中。

金杯、珍珠项链都等售卖完毕,最后上前的是四城巡检司的吏员,他看了看王大郎背后跪坐在地上两个男性昆仑奴,仔细检查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右金吾卫果是圣人爪牙,这择人的眼光,确实不俗。

三日后请大郎君将此二人送到巡检司登记,六十日过后,应当就能买个好价钱了。”

巡检司吏员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此时的昆仑奴跟后世北美的黑奴可不一样。

北美的黑奴是去种地的,但在此时要论种地的手艺,谁能比得上国人?

买个昆仑奴来种地,怕不得亏得底裤都不剩,还不如把地租出去。

所以此时的昆仑奴,一般是用在大户人家内宅的。

因为一般内宅之中女性众多,可很多事还必须得让男性来干,所以就会养些昆仑奴来做活。

这样的好处很明显,因为昆仑奴相貌异于国人,内宅女性一般看不上这种长的跟黑猴子似的家伙。

就算看的上,此时可是没有避孕套的,一旦怀上,孩子生下来就死路一条了。

因为若是跟汉人仆役偷情,女人抵死不认,也没有血检法,一般还真不容易被拆穿,要是昆仑奴,孩子一生下来立刻就露馅了。

对于男主人也一样,女主放几个女昆仑奴在他身边,一来审美很难对得上,二来诞下一个黑孩,想想阎昆仑慕容彦超的遭遇就可以知道,男主人,特别是有地位的男主人该有多难堪了。

所以昆仑奴这玩意,实际上豪门大户用来,起到的是一个半太监功能的奴隶,至于其他功能,都是附带的。

加上在一般的人眼中,昆仑奴基本是不算人的,不受任何律法保护,用起来的其他方面负担,也小得多。

但既然是要进入内宅的,那些凶悍的,奸猾的,甚至是太聪慧的,都是不适合的。

于是在进入大唐内地之前,昆仑奴们就会由抓捕方开始一个初步的筛选。

上述这几种性格的昆仑奴,基本都被扔进矿山、林场或是当作炮灰了。

所以,这个巡检司的吏员,才会称赞王大郎所在的右金吾卫挑选的眼光很专业。

而到了这一步,这些温顺、胆小、没那么奸猾的昆仑奴,就会到巡检司指定的衙门进行为期六十天的培训,再之后就能进入市场供豪门大户挑选。

当然,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王家现在愿意出手,那就是男的十贯,女的六七贯上下。

若是愿意到巡检司指定的衙门培训,再带回家让昆仑奴熟悉大唐的生活环境,六十日后出手的话,一般都能翻倍。

当然,这其中也有风险的,病死、意外死、突然凶性大发都是可能的。

王大郎很自信,把手一摆,养六十日吧,卖了钱某家还有大用。

听到王大郎这么说,最后这几个专门做昆仑奴生意的商贾失望而去,巡检司小吏在跟王家约定好之后,也起身离去。

当夜,王家欢歌笑语不断,御赐的美食美酒不管它真的味道如何,但吃到,那就是无上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