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担忧(第2/4页)

金家还顺势推出了许多顾璋设计的玩具。

相比稍贵一些的自行车,竹蜻蜓这些小玩具,就便宜不少,顿时带动了更多人进店。

金家玩具铺,彻底在各个州府都打响了名声,成为宣朝孩童们最喜欢的铺子。

对顾璋来说。

最大的收获,便是到手的分红了。

才一个季度,就足足有八百六十两的分红。

是金傅亲自送来的。

金傅将账本也递过来:“这是金家统计的账本,里面有每家铺子的对应的营收。”

金傅怕他看不懂,解释道:“赚得最多的,是开在京城和富饶州府的那三家店铺,其中三百七十两的利润,都来自雕工和设计最好的那几套车。”

“单车五两,三十两一套共八辆车,都有不少人成套成套地买,这里面利润最多。”

……

金傅解释得很详细,像是生怕顾璋觉得他们在账本上做了手脚一样。

按理说,他们金家是从来看不上那个农家子的,即使有方子,买来便是。

原本金家也只是看在燕老的面子上,打算做个不偏不倚的公正生意。

但顾璋出的那一个个点子,效果好的有些惊人了。

让金家不得不心生敬畏,谁也不想给自己竖一个这样恐怖的敌人,尤其是傻得从合作的友人变成敌人。

更别说,这个人日后可能还会步入官场。

金家为表重视,特意派了金傅走这一趟。

金傅解释完,问道:“顾小友可还有疑惑?”

“金家有心了。”顾璋接过账本。

金傅顿时松了口气:“那这一季的分红,金某就算送到了。以后每一季度,金家都会派人来送账本和分红,不过后面应该就没有这么高的入账了。”

顾璋检查过八百六十两的银票,将其收好:“这是自然,自行车又不是消耗品,第一轮买过之后,日后就是做细水长流的生意了,仿制也是免不了的。”

提起仿制,金傅就忍不住心中震撼,他夸道:“顾小友的那些办法,效果可真出奇。”

顾璋:“不过随口提提,还是金家实力强。”

金傅感慨:“也许顾小友不知,做生意也有做生意的难处,放眼天下,有多少东西,根本找不到出处和归属?”

“不知道多少营生,还没起步,就被蜂拥而上的苍蝇和蚂蟥吸干了血,挣不到钱也就罢了,血本无归都是好的,要是再被人泼一身脏水,名声就臭了,这辈子都难翻身了。”

金傅说起这话,语气颇为伤感。

要不是见得太多了,也不会苦熬三代,也要把他们这一支摘出来参加科举了。

顾璋听到这一番话,也猜到金家可能吃过这方面的亏。

商人哪有真那般善良的?

拿出大半家底支援燕老,可能也是为求一层关系和庇护。

若是原本的营生如日中天,又怎么会想到另辟蹊径来做旁的营生。

顾璋心中有了点猜测,敢将铺子开在金家铺子隔壁的,恐怕是劲敌。

甚至是风头盖过金家、压着他们打的那种劲敌。

顾璋感慨。

果然还是要科举当官,否则连做生意都不得安生。

他全当不知这些,只是笑道:“劳烦您走一趟了。”

金傅:“金某闲人一个,可谈不上劳烦,若日后再有什么新鲜玩具,不论大小,能交与我们金家合作就再好不过了。”

“那是自然。”顾璋对这次合作还算满意,各个州府铺货的魄力,处理各种事的手段,都能算得上不错的合作对象。

在准备离开之前,金傅拱手道:“对了,还有一事要告知顾小友。”

顾璋抬手:“请讲。”

金傅道:“虽然自行车玩具没太多人仿制,但许多精巧木匠,改装出各种新式自行车,比如三个轮子的,或者后面加装板车……”

顾璋不意外,这个时代也有技艺精湛的木匠,遇到激发灵感的东西,自然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

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腿上的力气,就是比胳膊的力气大。

用双腿使劲,肯定更轻松,同一时间能运输更多的重量。

金傅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除了这些,听说边关都改装了战车。”

“据说还有一种特殊的车被送往边关,那种车也是两个轮子,车身不大,却能承重几百上千斤,上坡靠推,下坡时速度飞快。”

顾璋挑眉。

果然每个时代都有聪明人。

这么快连战车都改装了。

“您和我说这些,是?”

金傅道:“只是知会顾小友一声,这可不是我等能管的。”

他满脸郑重:“我们只是卖些玩具罢了。”

顾璋笑:“当然,我们卖得不是玩具是什么?”

金傅见此,也笑了出来:“前线打得激烈,听说征兵都征到楚北了,小心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