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担忧(第3/4页)

两人默契地达成了共识。

顾璋送走金傅后,心中却忧虑起来。

楚北。

这个地方好生熟悉。

他闭眼想了好一会儿,猛然睁眼。

楚北不就是宁都旁边的州府吗?

他在那张燕老画的地图上见过的!

征兵都已经征到家门口了。

他们宁都虽然偏北,但是也算是宣朝国土中间点的位置。

可见战局之激烈。

***

这日。

顾家老宅院子。

一群男女老少聚集在这里,目不转睛地瞧着顾璋和他手里的草。

顾璋道:“我手里的这种草药就叫做颠茄草,一年可以采收2-3次,从六月到十月……”

“这个草药对大伙来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冬季生长发芽,那儿正农闲,不会那么辛苦。”

他仔细讲解了这种草药的特点,喜欢生长的环境,采摘时的注意事项。

“今日就讲这么多。”顾璋喝了口水,“至于如何炮制,有什么功效,且等你们采些来,明日再讲。”

他这话一说完,下面家家户户都赶紧交流了起来。

生怕自己给记岔了。

在挣钱方面,农家人的记性可一点也不差。

等交流完,又找顾璋确定了几个点,就慢慢散去。

王氏也把老宅收拾了一遍,关上门,和大伙一起往外走。

“你们听说没有,前头在征兵了。”

这个消息,是这几天传到宁都的,慢慢传到了县城、传到了附近的村子里。

提起这个消息,原本高兴带着喜气的人群,脸上都带上了担忧。

德贵叔叹了一声,“也不知道边关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村长家媳妇也愁:“要是真的征兵征到咱们宁都,可要怎么办?”

“要是真去打仗,咱们在家不是守活寡吗?万一回不来,怎么活啊?”

“你家那么多儿子,要一个去也不伤筋动骨,我家的都还小,要真的当家的去了,我才叫抓瞎。”

焦虑最容易传染。

没有钱财傍身的底层百姓,更容易陷入这样的情绪里。

顾璋宽慰道:“还没征兵到咱们这儿,大伙先别慌,说不定楚北这一波征完了,薛将军就把敌人打跑了。”

其实他心中也有些担忧。

尤其是想到系统的那个任务,隐隐有些不祥的预感。

马上步入冬季,正是缺衣少食的时候。

不知宣朝敌人到底是什么人,但如果长期靠打仗掠夺为生,没有自己资源储备,这个时候,肯定是打得最凶的时候。

徭役、征兵。

对古代百姓来说最可怕的事情。

当隔壁州府征兵的细节传过来后,全村都开始慌张担忧起来。

“我家小石头愁什么呢?”顾大根一把将儿子抱起来。

他两指按在儿子嘴角,撑开:“笑笑。”

顾璋握着他的手想挪开。

顾大根感受到儿子手上的劲儿,笑得开心:“你这点小力气,还想掰开爹的手?”

“滴!(爹)”顾璋口齿都含糊了,他给自己调养了这么久,还配合药浴,勉强恢复到普通人的身体素质。

顾大根松开手:“是不是听了村里的那些话,在担心征兵的事?”

顾璋抿唇。

他确实有些担心。

其实他不该抵触征兵的,曾经他作为一线作战人员和丧尸作战,有时候持久战时间太长,异能者顾不过来的时候,基地的普通人都要上来帮忙。

他死前的那一次丧尸围城,连基地里八岁以上的小孩子,都被派上了一线。

他从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毕竟都是在保护自己的基地,若是丧尸闯了进来,又不会管你几岁。

他若设身处地地想,若他是现在边关中的一员,兵力不足,自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一起守住边关,保护家园。

若胡人真杀了进来,遭殃的就是他们所有人了。

道理都懂。

可现在身处不同的立场,他一点也不想让他爹去战场。

那样刀剑无眼的地方,实在是太危险。

按照他打听来的消息,若兵力没那么紧缺的时候,交三十两银子充入军饷便能不去服兵役。

但如果真的兵力严重紧缺的时候,就没这说法了。

按照村长的原话,那年征兵的兵卒强硬得很,“去掉家里有功名的,一户一丁。”

顾璋皱眉。

然后就感觉粗糙的手掌挡住了眼前的光线,整个脸都传来摩擦的微微刺痛。

顾大根揉揉儿子的小脸:“都说了别愁眉苦脸的,咱家不是有钱吗?还都是小石头你挣回来的!”

“再说了,你爹我身板这么结实,又有一把子好力气,上了战场,也是我杀胡人,哪个胡人能伤得了我?”

顾大根一手将儿子抱紧,一手揉开儿子眉心:“不许皱,小小年纪,想这么多容易老,你就安安心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