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卡牌(第2/5页)

陪同大人、书童们,也没了最初的兴致,随着天气一天天转凉,都缩到了屋子里。

顾璋也觉得无聊。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这段时间读书,无论走水路还是走陆路,赶路的时候读书人也难受,效率也低。

而且不论船还是马车,肯定都颠簸,现在这会儿又没有眼镜,他还是想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的。

这样好的世界,若看什么都迷迷糊糊的,岂不是太浪费了?

他也无聊地跑过来,看看家人怎么消遣时光。

看着顾家人聚集到一个房间里,坐在一起烤火聊天唠嗑,围着火炉坐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的四边形。

顾璋脑子里顿时冒出了一个熟悉的东西,老少皆宜,到末世五十五年都没断绝的卡牌游戏,流通度甚至不输于国粹。

这等消遣时间,带来欢愉之物,这时不用,更待何时?

顾璋想到就做,他没带够纸,就去好友那儿搜刮了一圈,然后几张粘合在一起,再加入了点系统里兑换的天然植物胶。

一张张软硬适中的纸牌就制作好了。

考虑到顾家人的接受能力,他简单直接的改成了1文、2文、3文……

卡牌中间的图案,还换成了他画的铜钱。

A和2,他则换成了“银元宝”“金元宝”

至于大王小王、他直接换成了“金秋”“丰收”

上面分别画上了两种作物丰收时候的场景。

秋娘:“这看着还挺有趣。”

他们唠嗑了好久,能说的不能说的,都已经唠完了,这会儿本就开始无聊,顾璋说教他们玩,都挺捧场。

王氏和顾老爷子,起初听得晕晕乎乎的,顿时摆手退出:“你们玩。”

他们老了,脑子都转不动了,这么复杂的游戏,可真是为难他们了。

顾璋也不劝,只是带着感兴趣的秋娘,和不得不硬着头皮上的顾大根玩起来。

“对8。”

“对9!”

“那我出银元宝可以吧?”顾大根有点犹豫,觉得会不会太大了,有点心疼。

有顾璋带着,很快就玩了起来。

起初王氏和顾老爷子,只是笑呵呵地在旁边看。

其实规则真的不难,即使一开始觉得麻烦,费脑子,但是多看几盘,也就无师自通了。

看着看着,他们就着急起来。

“不行,不行!怎么能出10文钱呢?”

“没看小石头手里就两张牌了吗?你怎么还出对子,傻不傻!”

顾大根最先被从拍桌上薅起来。

然后就是顾璋。

从来不被管着学习的顾璋,难得听到,“小石头,你看都玩了这么久了?是不是该去念书了。”

顾大根还一本正经的强调:“别忘了你是去京城考试的。”

顾璋:“……”

他抗议:“爹你前些天不是还说,我反正还小,这次考不考得上都行,别逼自己太狠的?”

起因就在于,有个赴京赶考的学子坚持念书,然后撑不住跑到船边吐了,吐得昏天暗地,脸色发白,吓人得很。

顾大根摸摸鼻子:“我这不是瞧着你脑子活,打赢了也没意思吗?先让我们多练练,学会学好了,你才不算欺负人。”

顾璋本觉得一副牌就够,输了的下场,轮换玩就好。

没想到这么受欢迎,他于是又做了一副。

可这样就缺了一人。

三缺一可怎么好?

他就去拉了人来凑数。

没几天,整个船都流行起了这个简单又朴素的卡牌游戏。

没条件的,就直接用纸写,虽然轻飘飘的一片,一捏就皱,但小心一点,也不是不能玩。

有的船员,闲暇的时候也玩,他们还直接用船上修船补船的废木料,做出了厚实又硬邦邦的木片,拿炭在上画几笔,也就成了。

这个时候的娱乐活动很少。

小时候还能和伙伴玩游戏,长大之后的娱乐活动真的少得可怜,许多都是要有钱有大把时间才能享受的。

故而顾璋的卡牌一出来,这个一局不需要太多时间,也不会太难,还能拉着几位好友一起玩的休闲活动,一下就惹了众人的喜欢。

连余庆年和金瑎都被吸引过来,顾璋和他们围坐在一矮几旁,旁边放着茶水点心,小炉子烘烤着。

绞尽脑汁的算牌,交锋,谁也不想输。

也不玩钱,谁输了,就接受另外两人的惩罚,或是脸上贴一张白条,或作一首诗,又或者被校考一番。

又结束一局,金瑎叹气给自己脸上贴上一张小白条。

金瑎:“咱真的不找黎川一起来玩吗?”

顾璋按了按他脸上松掉的白条,“你就别想了,能把他喊出来,怕是难。”

也不是没喊过,但黎川都礼貌拒绝了,他要在房间里温书。

也算是少数能坚持下来的学子,毕竟在摇摇晃晃的船上念书,还有些冷,不是谁都坚持得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