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3页)

现在,官方账号来一段爆炸短消息,直接将沈明洲再送热搜!

各路围观群众、热心瓜民见名就进,差点被一堆感叹号给逼退出去。

沈明洲之前炒作的太阳能是真的!!!!

……真的太阳能啊?

网络也是有记忆的,那通早就被删了的生活报新闻重新摆上台面。

网友们惊呆了,这误会百转千回怎么又回到了起跑线?

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大家,沈明洲的太阳能技术能刊登国际期刊,那谁还敢不要脸的开嘲讽啊?!

大家悲伤、愤怒,感受到无情社会隐瞒幕后真相的可恶欺骗。

实验室里起早贪黑研究员看到都哭了。

学术期刊过稿你们以为是八卦小报写新闻,洒洒水就是几千字啊?!

拜托,我们讲科技含量的,写个几百字都挠破头,最后还要给专家审稿,根据专家提问二改三改四五改的好吗!

研究员字字血泪,差点写出千字作文自述生平。

现在高中生这么厉害了,这才十六岁又是码农偶像,又是《ENE》期刊论文第一作者,还要不要大龄青年努力奋斗了?

各方言论在网络上点燃。

沈明洲三个字热搜越攀越高,连带着几个官方账号的转发,更让人讨论得激动不已。

曾经为沈明洲出战的论坛精英,见到热搜立刻备战状态。

结果,点进去被一片片蓝V的“少年强则中国强”惊得差点跪下。

怕了怕了,我们家的大佬怎么做什么都惊天地泣鬼神的?

膝盖都不够用了!

网络热热闹闹,邵炼却依靠在座椅里想睡觉。

他陪着沈明洲熬了好几天,高科实验室的灯日常亮到深夜,他还没有理由催沈明洲休息。

因为,是他提议用航空常用手段,加固蜻蜓内里配件,保证蜻蜓从五十米摔下来,也只烂外壳而已。

沈明洲专注于手上最后的工序,侧脸清瘦得令邵炼心疼。

可是做研究就是这样,一天24小时恨不得掰成48小时来用,遇到这种只能自己亲手调试的实验,就更显忙碌。

不是邵炼不想帮忙,而是帮不上。

沈明洲的内部配件细碎而精密。

加固听起来简单,如果不小心弄错了一些接线,那只会变得更麻烦。

邵炼唯一能做的,是沈明洲结束调试之后,帮忙组装一下外壳。

毫无技术含量,闭着眼睛都能上胶。

“调试完了,应该没问题。”沈明洲终于放下蜻蜓元件,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颈。

邵炼看了看时间,凌晨一点,于是随口问道:“你们大赛的最终答辩是几号啊?”

“明天。”沈明洲瞟了一眼手机屏幕,“还有七个小时。”

“啊?”邵炼关在实验室不知时日,听完从座椅里弹起来,“七小时?!快去睡,我来给你做剩下的组装!”

他直接将沈明洲往实验室外赶,顺便还叮嘱道:“早上我六点叫你,开车过去来得及。”

沈明洲熬了几天,反应都变慢了,傻乎乎的问道:“你会组装吗?”

“会!”

“没骗我吧。”

“放心,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邵炼将人赶出去,关上实验室就开始干活。

沈明洲迷迷糊糊的回宿舍,脸也不洗了,直接往床上扑,脑子里都是浆糊。

他闭上眼睛翻个身,实在是困得撑不住。

半梦半醒,他忽然想起来了。

哦,邵炼骗过他。

第一次见面,就骗他说邵炼不合适呢。

哼哼。

早上六点,邵炼提着减震箱,将沈明洲从床上挖起来,洗脸刷牙全都伺候得整整齐齐,亲自送他上了公司派的专车。

沈明洲打着呵欠,接过箱子,说:“我还以为你会亲自送我。”

邵炼熬了一晚上,根本没睡。

哪怕灵魂想咆哮说疲劳驾驶不要命了,话出口还是变成了,“我今天有点儿事,所以不送你了。记得睡醒吃早饭。”

说完,塞给他一袋面包牛奶,送崽上车。

沈明洲在车上也是睡了一路。

七点半,提前到达比赛最终答辩现场,澄明中学的人早到了,赶紧带着他往会场里跑。

省赛的最终答辩,为了便于评判,都是提前抽签分组,一个一个的来。

澄明中学参加项目的学生,多数都紧张的听指导老师们提示要点,唯独太阳能项目组一片平和。

欧阳博艺是学霸风范,四平八稳。

沈明洲是困。

哪怕周围不少视线,总是热切的扫过沈明洲,他却闭起眼睛靠在座椅上,休养生息。

熬夜实验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

沈明洲打定主意待会儿答辩,让欧阳解说就行,他操控操控蜻蜓,做一做太阳能演示,就能收工回家了。

“那边睡觉的是不是沈明洲?”

“好像是,他组员就是那个澄明中学的学霸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