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3页)

“他也太淡定了吧,待会就答辩,现在居然睡觉?”

“怕什么,他答辩的太阳能不是说都发表了?估计都不用走流程,直接颁奖。”

“上过国际期刊的人就是不一样,欧阳博艺太爽了,白捡一个论文作者啊,不知道高考加不加分。”

等候答辩的外校学生们嘻嘻哈哈。

沈浩混在陌生人群里,听到他们的讨论顿时出声问道:“什么国际期刊?”

学生们不认识沈浩,见他问,便答道:“你上网搜一下沈明洲就知道了,他论文发在国际期刊上了,昨晚超级热闹,官方蓝V都下场了。”

然而,沈浩茫然的还没拿出手机查询,本该坐在会场认真听报告答辩的评委们,急切的冲了出来。

头也不回的往楼外走去。

等候答辩的学生,出来也是一头雾水。

“怎么了?”

大家都摇了摇头,没人知道。

过了一会儿,才有主办方工作人员走来说道:“同学们先跟着我换一下场地。因为本次最终答辩评委阵容出现临时调整,答辩规则也有了新的变化,所以待会我们会向大家重新宣布本次答辩流程。”

省赛都到最后环节了,突然变流程,怎么都说不过去。

澄明中学带队老师古青来急了,上去跟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到底是做什么调整,你们总要给个解释吧,而且这都马上答辩了才换流程,不符合比赛规则。”

这么一问,确实是这个道理。

其他学校的带队老师,和古青来一起走了过来,向工作人员要解释。

没想到,工作人员说道:“这次只是从单独答辩变成了公开答辩,因为比赛新增了一位临时评委,经过组委会商量同意后,做出了这样的临时调整。”

单独答辩变公开答辩,这已经够指导老师们帮自家学生感到焦虑了。

但工作人员的态度,不仅没有歉意,还有些……带着说不上的荣幸?

古青来无法接受。

他说:“新增评委没关系,但是答辩环境突然变化,对学生的心态有影响,这个你们必须要考虑一下。”

“老师,其实公开答辩也是为了在场的所有人获得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而且,心态也是比赛想要考察的一种素质,我相信贵校的优秀学子,能够应对比赛之中的意外和变化。”

工作人员言辞恳切,态度坦然,“不止是学生,我相信您也会同意公开答辩的。”

珍贵的学习机会?

古青来和一众指导老师,眼神里越加疑惑。

突然有人问出了重点,“新增评委到底是谁?”

工作人员挺直腰板、与有荣焉。

“中科院,林勤忠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