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延续(第2/6页)

刘晏点了点头,但还是努力提醒:“只是观碣石、登桃花岛倒也无妨,可若官家有心过医巫闾山,还请务必与燕京那里有个知会。”

“这是自然。”赵玖坦然以对。“不过平甫放心,朕真没有过医巫闾山的心思……只是想看看碣石,然后等女真那边出个结果。”

就这样,计议已定,沿着黄河溜达到沧州,然后又沿着渤海海岸线溜达到卢龙的赵官家,果不其然,继续选择了向东向北。

其实,从卢龙到榆关不过一百里,但燕山山脉天然分岭,长久以来,这关内塞外毫无疑问代表了一种内外之别……这是从汉时便有的,因为地理分野导致的政治、军事分野。

所以,当赵官家决定精简随行部队,以区区三千众启程出榆关之后,随着旨意传开,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燕京最先反应过来,吕颐浩、韩世忠虽得旨意说明,依然联名来书,要求赵官家保持讯息通畅,并要求被留在卢龙的田师中出关沿山海道布置,并派遣马扩往榆关驻扎,曲端稍出古北口,以作侧翼遮护。

紧接着,关外山海道走廊诸州郡也开始沸腾起来……尽管这里因为获鹿大战、高丽出兵辽东、燕京女真外逃、岳飞出兵,已经连续经历了数次‘沸腾’,但不耽误这一次还得因为赵官家亲临继续沸腾下去。

四月中旬,赵官家抵达榆关,却诧异闻得,就在关内昌黎县境内,便有一座碣石山,可登山望海,传言正是当日曹孟德咏叹之地。

赵玖循名而去,登山而望,只见四面碧空,身前碧海,确有盛景,所谓虽不见星汉灿烂,若出其中之景,却也有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之态。

但不知为何,这位官家登山眺望半日,却终究一语不发,下山后更是继续折身向北,出榆关而行。

既出关,入宗州,仅隔了一日便抵达一处地方,大概是之前凭吊碣石山的事情传播开来,也可能是刘晏知道赵官家言语,专门留意……总之,很快便有本地宿老主动介绍,说是此地往东临海之地有一岛,乃是当日唐太宗征高丽时驻跸所在,号为秦王岛云云。

赵玖大为诧异,立即动身去看,果然在关外一处海湾中看到一座很明显的岛屿,方圆数千步,高七八丈,与周围冲积地形迥然。

细细再问,周围人也多称之为秦王岛,但也有人称之为秦皇岛,说是当日秦始皇东巡驻跸之地。

赵玖心中感叹不已,于是稍微登岛半日,以作凭吊。

至于当日依然晴空万里,终究无言而退,就不必多言了。

这还不算。

四月下旬,赵官家继续向北行了两日而已,在与郭药师父子的押送队伍错开之后,抵达了宗州靠北的石家店地区,却又再度有本地士人觐见,告知了这位官家,说是此地某处海中另有碣石,而且周围还有秦皇当日出海求仙遗址,常有古钱瓦当出现云云。

原本已经有些麻木的赵玖三度诧异去看,果然亲眼看到海中有两座大石耸立,颇合碣石之语。

半日后,其人再三无言而退。

其实,自昌黎的碣石山,到榆关外的秦王岛,再到眼下的海中碣石,前后都是挨着山海道,依次相距不过数十里……略有讹传也是正常的。

而且,便是不论讹传,依次秦皇、唐宗、魏武传说,也没什么矛盾的,甚至颇合古意,配合着赵官家此时摧枯拉朽,荡平天下之意,也有几番对照的说法。

说白了,就眼下这个天下大势的情状,还不许人家赵官家来首诗词,蹭一蹭那三位的热度了?

不想蹭的话,为啥一路打听碣石呢?

只是不知为何,这位官家似乎没有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那片碣石罢了。

四月下旬,赵宋官家继续北行,进入锦州,菊花岛就在眼前……岛上的大龙宫寺主持早早率岛上僧俗渡海在陆地相候。

不过,也就是赵玖准备登岛一行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不算意外的消息——因为岳飞的进军,女真人的逃亡部队避开了辽阳,选择了从临潢府路绕道,往归黄龙府、会宁府,而当他们在大定府决定转向时,又因为东蒙古骑兵与契丹骑兵的一次迫近追击,直接引发了一场草木皆兵的内讧。

内讧后,大部分渤海人与部分辽地汉儿脱离了逃亡序列,自行往辽东而去,并且试图与岳飞联系,请求降服。

当然,赵玖目前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得知金国逃亡大队第一次大规模内讧的同时,逃亡队列中的新麻烦似乎也就在眼前了。

“秦相公怎么看?”

临潢路长宁城,一处略显狭窄的院中,沉默了一阵子之后,完颜希尹忽然点了一个人名。

“下官以为希尹相公说的对,接下来必然还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