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猛将高俅(第2/3页)

赵煦汗颜道:“是童贯,前辈看他成吗?”

“他不是个汉子!”

这话三叔公的破嗓子喊得震天响,童贯还真在回廊后头听清楚了,目眦欲裂,他竟然被这个糟老头子用生理缺陷给羞辱了,他气地脑袋顶着墙,咬牙切齿道:“咱家在战场上立功的时候,你还在百丈村嚼草呢?”

“兄弟冷静啊!”郝随深怕坏事,按着童贯的肩膀不敢松手。谁都知道三叔公在皇帝心头的地位,真要是童贯不管不顾的冲上去,还真只有被羞辱一条道。别看三叔公老胳膊老腿,年纪也大了,可是也是练家子,脱掉上衣,也能拿着长刀耍出个虎虎生威的狠角。

万一童贯羞辱不成,反被欺凌,这就太惨了。

在郝随看来,童贯的勇武,也不过是吹吹牛而已。在宫里头,谁给他表现的机会?再说了,李宪其人,郝随也认识,当初神宗朝的红人,但据郝随所知李宪也不会什么功夫,打仗上战场冲杀更是无稽之谈。他在西军之中的地位,更多的是说服将领听他的,然后指定作战目标。

回宫的路上。

皇帝赵煦脸上的愤懑不见了,反而是出奇的自信。他打定了主意让童贯去西北。

主要是,他也知道大宋将门之中,能领兵打仗的寥寥无几。尤其是在京城,更多的像是他姨夫,驸马都尉王诜这样的人。整日醉生梦死,对朝政莫不关心。更不要说去兵营吃苦了,童贯虽然才能还看不到,但这货看似听忠心。关键是,童贯还有去吃苦的打算,这就难能可贵了。

翌日,皇帝在紫宸殿大朝。

宣布了童贯将出任秦凤路宣抚副使,监军的圣旨。

这个决定,枢密院竟然保持初期的冷静,根本就没有因为皇帝要派遣个宦官去西北,而且还是战区而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情绪。

散朝之后,蔡卞跟在了章惇的身后,轻声问:“章相,官家说酌情选军增援,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童贯去西北拉人,拉到谁就算谁。”章惇也有气,他原本的心思是组建一支大军去西北。可是他又担心,客军去西北,不仅不能立功,还会拖后腿。

就在他稍微不慎之际,皇帝竟然和李清臣获得默契,双双把事给定下来了,之后问他的意见,他还能说什么?

他能怎么办?

明说,自己混迹官场几十年,竟然被个毛头小子给摆了一道?

哪怕这个人是皇帝,他也心有不甘呐。

原先,章惇的想法是按照当初郝随和程知节的撘配,从鄜延路抽调军队。然后从其他地方补充,这样一来,鄜延路的防御需要肯定足够,而秦凤路的难题也解决了。可是如果让童贯真的获得了主导权,那么秦凤路就真要失控了。

蔡卞看着章惇气急败坏的背影,甩着衣袂无奈的叹了口气。

童贯出发去西北定在了正月之后。

他在为选择自己能信任的主将而担忧,这可是关系到是否能在秦凤路能站得住脚的问题。同时,还有要是能够用手中的全职,换取联盟的交情就再好不过了。可是这交情不好换,主要是没能力的去了,是送死。有能力的不待见他。

这天,皇帝让童贯想自己想要的副手人选。

童贯心头狂喜,却忍住心中的喜悦,没有表现出来。不过要说眼馋的军队,无疑就是在鄜延路驻扎的飞廉军了。

“童贯,飞廉军如何?”

“程将军劳苦功高,是时候让他回京与家人团聚了。”郝随最清楚程知节的能力了,急忙帮腔。这位出马,坏事的可能性很大。

程知节的名头如今在大宋很响亮,足有天下第一猛将的趋势。不是他真的多能打,而是李逵、李云兄弟,立下的所有军功,基本上都算在飞廉军的头上。身为飞廉军主将的程知节,就犹如冉冉升起的将门新星,耀眼的让人睁不开眼。

飞廉军的战力也是被认可的,这倒是没问题。

可童贯担心,自己根本就管不住程知节,这是其一;其次就是程知节中看不中用啊!这话是郝随说的,要不是关键时刻,他也不想告诉童贯这个秘密。要是程知节真去秦凤路,能一如既往的延续他战场的传奇,自然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要是作战不利,甚至负伤战死,童贯的罪过就大了。

皇帝也忧心,他问童贯:“西军之中,猛将当数谁第一?”

“刘延年,张舆都是难的将才。要是比功绩的话,刘延年多一些,他曾经在章学士门下听用,自从元祐以来,他屡立战功。章学士三次挫败西夏南下,他都是章学士麾下最倚重的战将。且刘延年擅攻,不善守。张舆恰恰相反,他擅守。”

童贯也是做过功课的,西北的战将,他不敢说一网打尽,但出名的几个,他都深入了解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