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初生牛犊(第2/4页)

耶律洪基沉默了起来,良久才看向萧常哥:“你怎么看?”

萧常哥想了想,问韩君义:“可是易县有飞廉军的旌旗。”

“萧总管,我大辽探子传来的消息,飞廉军足足有两万人马,易县根本就放不下啊!”韩君义真不好说,因为在他看来,飞廉军当初五千兵马死扛党项五万大军,而且还是在野战。真要是遇到了飞廉军主力,按照李逵的性格,说不定会对面锣当面鼓厮杀一番,根本就不需要城墙的保护。

耶律洪基再次问韩君义:“那么你认为李逵主力在哪里?不仅仅飞廉军,还有禁卫军,听说这支军队是宋国皇帝亲自下诏组建的军队,虽是新军,但是由李逵训练,不容小觑。即便李逵留下部分兵力,他手上也该有两万兵马,这些兵马去了哪里?”

“臣以为,李逵……或者说宋军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广顺军,也不是涿州,而是燕州。就是我大辽的析津府。”

“析津府?”

“哈哈,韩君义你不是被宋人打傻了,析津府可是我大辽五京之一,城高墙厚,凭借李逵的两万人马,难道就是攻破不成?”

“你们懂什么,宋人对于我大辽南京垂涎欲滴。宋国上下,无一不认为失去燕云十六州乃奇耻大辱。甚至有祖训,光复燕云十六州者,封王。如此大的利益在前,难道李逵不会铤而走险吗?”韩君义不为所动,据理力争。

韩君义的话很快受到了反驳,当然驳斥他的人不用猜就知道,是他的死敌。可这个想法,韩君义不是想了一天了,而是这些天都在琢磨。

涿州失守他听说了,韩资让……哎,这位算是他的难兄难弟。没想到涿州竟然被李逵攻克了,哪怕是韩君义自己指挥的话,在攻克涿州之后,想到接下来目标肯定是析津府。

这座城市对大辽实在太重要了,这么说,这座城池聚集了大辽一半以上的工匠和工坊,几乎大辽的军械都是从析津府的工坊打造出来的。一旦析津府失守,大辽的一条腿就要被打瘸了。而析津府也是辽国大部分汉人工匠的聚集地。

“析津府?”

耶律洪基一个人在帐篷里,群臣被他摒退之后,他就一个人坐着。

韩君义的话,要说他一点都不相信,也不会如此举棋不定了。可是析津府还有不少人马,他总觉得李逵要是不傻,就不该进攻这座防守严密的城池。

耶律洪基一开始担忧,是担心李逵突然从他身后跳出来。

这种腹背受敌的险境,是他最难掌控的。一旦如此,皮室军恐怕也要挡不住。而且易水周围的地势,并不是对皮室军太有利。

可是有些事,他不敢赌。

要是李逵真不在对面的宋军之中,情况就很艰难了。

想到这里,耶律洪基还是无法确定,半夜他召集了南院大王和萧常哥,嘱咐道:“明日对宋军发起猛攻,逼迫李逵露面。”

“要是李逵还不出现呢?”萧常哥担忧道。

耶律洪基闭上双目,露出疲倦不已的神色,心累道:“那么韩君义说的就可能是真的。明日大战,如果李逵没有出现,夜晚退兵。”

“臣遵旨。”

翌日,仁多保忠发现辽军调动频繁,从天不亮,辽军大营就喧闹起来,到了日上三竿之后,仁多保忠发现辽军一改往日的试探,而是准备猛攻。

明明等上一个月就能有所转机的机会,为何突然要用伤亡去争取时间?

面对这个困惑,安惇想回真定府。他觉得在前线太没有安全感了,辽军动不动就秀胳膊,要是挡不住辽军的话,他也是朝着大宋的方向逃跑。

还不如早走。

“学士,此战不能让辽人得逞,我军主力必须过河。”

“浮桥已经架设好,你觉得去多少合适?”

安惇紧张的盯着对方,他最希望听到的是仁多保忠过河,然后让他在河南岸。可是仁多保忠却摇头道:“这时候还管什么其他,全军能那家伙的都改上去。”

“你是说五万人马都过河?连城池都不筑了?”

仁多保忠急切道:“学士,此一时彼一时,易县要是受不住,河岸大营就要丢,我们在对岸的两万人马,就有可可能全军覆没。一旦被辽人复夺了城池。你我都将被困死在这里。”

仁多保忠有一句话没有说,但是安惇已经觉察到了。

就是:仁多保忠的都是骑兵,想走还是有希望能走得脱的。但是安惇麾下的都是步兵,两条腿的步兵要是溃败,骑兵在后头追杀,十个人逃回一个算是不错了。

安惇生无所恋的翻着白眼,他被李逵欺负,蒙骗,威胁也就算了。可是连仁多保忠这等货色也来欺负他,这让他忍不了。

可忍不了又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