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初生牛犊(第3/4页)

万一仁多保忠这厮自己跑了,他怎么死都不知道。

事到如今,安惇只能咬碎牙点头答应:“好吧,全赖仁多节度使调配。”

宋辽在易县周围发动了一场争夺城池和渡口的战斗。

双方从白天杀到夜晚,各有胜负。

宋军也真不是泥捏的,要是有个靠谱的将领,也不见得真的不堪一击。

加上有仁多保忠的两万党项骑兵坐镇,双方有来有回的杀了个旗鼓相当。等到战罢,安惇觉得自己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人也自信起来。夜晚,在帅帐里和仁多保忠说话的时候,胆气也足了,大言不惭道:“辽人不过如此。”

而仁多保忠却并没有这么乐观,辽人的铁林军并没有出现。说明辽人的作战还有所保留,这说明什么?

突然,仁多保忠猛然一拍大腿,惊颤道:“不好,辽人要跑。”

安惇吃惊之后,狂妄的笑起来:“仁多节度使,你是否想多了。辽人在本国作战,为何要跑?”

“可能是辽人识破了李大帅并不在军中,或者析津府可能有变。”这话说出来,仁多保忠也是底气不足。

毕竟他所有的感觉都是猜测,并没有确切的情报依据。

让安惇这个不懂兵的人嘲讽,也是无力反驳。不过仁多保忠对李逵却更加相信一些,毕竟,李逵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

没等安惇开口,仁多保忠却对安惇道:“学士,这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安惇觉得仁多保忠这个老头子坏的很,经常骗自己。可谁让他在战场上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懂呢?

“收复涿州的机会。”

仁多保忠蛊惑道:“学士你想一想,要是李大帅在辽国腹地,攻打析津府是必然的结果。而涿州哪怕被辽人夺去之后,肯定兵力空虚,是拿下的大好机会。李大帅手上兵力不足,无法固守涿州,但是我们可以啊!”

“次话当真!”

仁多保忠却一脸正色的对安惇道:“下官哪敢欺瞒学士?”

坚守涿州,然后……

安惇贪婪的嗅着空气中的肉香,他觉得功成名就,就在今日。

身为变法派的中坚分子,安惇有所有变法派都有的缺点,好赌,而且瘾极大。

如此大诱惑在面前,他没有理由拒绝。不过追着辽军去打,他没有这个胆量,倒是尾随一阵,他还是敢的,他决定跟了。

析津府。

昔日的燕州。

李逵带着兵马在大白天,堂而皇之的来到了城外。

城内的辽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情况。当发现宋军出现在城外的那一刻,立刻去行宫禀告燕王,耶律延禧。这位就是耶律洪基认定的接班人,大辽皇太孙。

当他在宫中侍卫保护下来到城头的那一刻,视线中就看到一面黑色的帅旗,上书一个‘李’字。旗下数员宋将对着析津府指指点点。

而在宋将之后,赫然是一片步卒军阵,只是武器有些古怪。

耶律延禧懵了,他皇爷爷被李逵给杀了,要不然解释不通,为什么五万皮室军主力保护下的大辽皇帝,竟然连李逵的面都没碰到,让对方堂而皇之的来到析津府。

毕竟是要当皇帝的人,耶律延禧迟疑了一小会儿,就询问身边的臣子:“城内有多少兵马?”

“六万。”

这个数字很容易得出来,包括三万耶律延禧的亲卫军,这点兵马拱卫析津府在耶律洪基看来,足够了。

耶律延禧当即果断下令道:“点齐三万兵马,出城迎战。”

在他看来,就宋军的架势,也不过一万多兵马的样子。他出三万人马,足够了。

而在城外,李逵用手比划着析津府的城墙,总觉得好像有点高。他问边上眼神最好的花荣:“花荣,我这么觉得这城墙要比咱们的云梯还要高啊!”

花荣点头认同道:“高了足足一丈,虽说析津府没有护城河。但是城墙太高,我们的云梯肯定够不上城头。兄长,这要是开战,对我军非常不利啊!”

什么不利啊!

这简直就是噩耗。

云梯比城墙矮,这玩意还怎么玩?

当然,两架云梯接起来也可以用,但是坚固度差了太多。毕竟一架云梯竖起来,靠上城头的时候,不是一个士兵往上爬。而是十几个一起爬。到最后,如同蚂蚁上树般成串的都是人。这要是不稳当,或者不牢靠,还怎么攻城?

李逵无奈道:“可惜了,要是这帮辽人跑出来与我军野战就好了。”

“野战,他们也配?”曹昉狂妄道,他如今胆气正豪,拿下涿州之后,有种少爷已晋升为天下第二勇将的势头,且一发不可收拾。

早在涿州的时候,辽军看到宋军就躲在城里说什么也不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