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伏中(第2/17页)

李嶷忍不住道:“陛下,儿臣不堪驱用,立储当立玄泽……”

皇帝一听到李玄泽的名字,气得忍不住跳脚,他忍此事已经忍了很久了,明明自己乃是真龙天子,凭什么不能立自己儿子,反倒要立先太子的儿子?先太子又短命又福薄,他的儿子又还是个小娃娃,凭什么就要立作太子?偏自己生得李嶷这个逆子,一意孤行到如今,李峻还是他的亲哥哥,李嶷却再三逼迫,显然对兄长毫无手足之情,对自己这个父皇,更是没有半分放在眼里,不过就是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无能,这皇位他有大半功劳罢了。皇帝用颤抖的手指指着李嶷,语近咆哮:“你闭嘴!跪下!”

顾祄唯恐秦王会像上次那样拂袖而去,把事情弄僵,但是李嶷没有作声,最后还是跪下了。

顾祄松了口气,又道:“陛下,如今战乱虽平,但北有揭硕虎视眈眈,西有黥民始终为患,秦王率镇西军勤王平叛,收复两京,方能拥陛下即位,垂拱宇内,为国朝万年之计,臣以为,当立秦王为储!”

他身为首辅,第一次公开在立储之事上表态,分量自然非同小可,偏裴献又上前:“臣附议,当立秦王为储!”

这下子可把皇帝气坏了,他觉得刚才的大捷已经成了烟云,不,是这堂堂皇皇的宣政殿成了烟云,自己身为皇帝,竟然被臣子和儿子逼迫至此,皇帝气得双眼一黑,就此昏了过去。

朝中顿时一片大乱,群臣与内侍都慌作一团,七手八脚地将皇帝扶起来,然后宣召御医,幸得皇帝并无什么大碍,只是急怒攻心撅过去了而已,在御医的救治之下,悠悠醒转,又被软榻抬回了紫宸殿,只余几名重臣还在榻前,皇帝素来病孱,但是当了皇帝之后,许是心境大好,登基后倒是很少生病,这下子怒火攻心,顿时觉得自己虚弱起来,就躺在榻上拉着顾祄的手:“朕这是好不了了,快把安阳王放出来吧,让他来见朕最后一面……”说完就声泪俱下,口口声声骂李嶷不孝。顾祄无奈,只得暂且答应下来,说自己会去说服秦王。

皇帝这才觉得自己胸口没那么闷了,一转头看见李嶷,又怒道:“这逆子为何还在此处,是想活活气杀朕吗?把他赶出去!”

众人无奈,倒是李嶷见状,一言不发,转身就出殿而去。

在平卢留邸的崔琳,却是比朝中晚了整整半日,才知道崔倚那道奏疏的消息,崔倚是特意瞒住她的,传来信说道,你耽于情义,不忍逼迫秦王太甚,所以这个恶人就让阿爹来做吧。又说,知道她事先知晓这道奏疏,必会反对和阻拦,所以才瞒着她。到了最后,又在信里劝她,说道秦王若是再游移不定,就绝非良人,不可托付终身,劝她重作思量。

她不禁苦笑,崔倚确实是恼了,才会以此来逼迫李嶷,也是想令她看清楚也想清楚,但无论如何,只怕李嶷都会认定,上奏立储之事为自己主张吧。她不禁慢慢叹了口气。

她在屋中枯坐,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到窗子吱呀一声,旋即李嶷越窗而入,却是朝服都没来得及换下,满面怒气,直直朝她伸开手,说道:“还我!”

她明知而故问:“什么?”

“我母亲留给我的明珠丝绦,还给我。”他大约是气极了,眼尾发红,一边说,一边就从袖中取出那支玉簪,说:“这是你的簪子,还给你。”见她迟迟不肯接,便指上用力,将簪子一甩,簪子正正穿过她的头发,插在她发髻中。

她不由得怔了一怔,这才从腰带间解下明珠丝绦,递给李嶷,李嶷伸手接过明珠丝绦的下端,她忽然手指用力,似是不愿意放手,李嶷抽出短剑,就要去割断明珠丝绦。她连忙伸手去拦,李嶷误以为她是要抢那明珠,剑尖微挑,她手已经探到,就这么电光石火的瞬间,刀尖从她手上划过,顿时血流如注。

他不由得怔住,伸手想去抓她的手,查看伤口。

她手上虽痛,但比不得心上更痛,将明珠丝绦掷到李嶷怀中,说道:“东西还给你了,你走吧。”

他又怔了一怔,她目光幽冷,声音更冷:“走!东西都还给你了,走!”

他终于掉头不顾而去。

她这才捧着手,坐下来,只觉得两眼发黑,心里一阵阵难过,手上的伤其实不重,也不深,不过是皮肉之伤罢了,过个十天半月,连疤痕都不会留下,但是她心里好生难过,原来所谓肝肠寸断,亦不过如此。

皇帝病了好几日,在顾祄的主张之下,安阳王李峻终于被放出来侍疾,皇帝病情果然就好多了,也能吃得下饮食了,就是皇帝执意要将安阳王的爵位重新封为信王,顾祄坚决不允。

皇帝念念不忘此事,又觉得委屈了长子,难免又想痛骂始作俑者李嶷,然而皇帝病后没有朝会,李嶷也一连几日,皆在休沐。